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8月, 2023的文章

2023.08.24 看海、秋雲、放下、留白

圖片
  2023.08.24  看海、秋雲、放下、留白     Biung Tin 鄭長老 昨天黃昏時 ﹐ 去海濱公園 → 看海 。 看海 , 在台東是「幸福」的 , 在海的邊緣,我停下腳步, 大海寬廣無垠,彷彿無窮的留白, 讓我心靈得以迴旋,遨翔自由。   秋雲高聳入天際 , 夜色漸罩著遠方的綠島 , 天空是藍的,黑潮靜謐流動 , 遊客慵懶地享受寧靜片刻 。   海風輕拂著歐里桑 我的臉龐, 即將年屆 75 , 放下餘生擔憂, 在人生留白 。 獲得了真正的寧靜 , 滿心感謝上帝恩典 。   汪洋大海   內蘊無限的智慧, 學習:    放下, 過去的執著和固執,           對事物的掌控和期待 ( 完美)。    學會, 接受自然的力量  (  let it be ) ,    順應, 生命的變化"沒有完全"。    體會, 耶穌說:    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,    我就使你們得安息。    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,我的擔子是輕省的。   (馬太福音 11:28-30 )   留白 , 是一種重新出發的機會, 重新聚焦於內在的平靜和自由。 眺望大海無限地寬闊 , 重新尋找對生命的熱愛。   看海、秋雲、放下、留白,彼此相輔相成, 在大自然中找到平衡與和諧。 當我凝視著無垠的海洋, 找到了自己追求的真實和自由。 歌曲分享 :船頂的歐里桑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2J9u8IVK6k  

2023.08.22 資源回收VS.剩餘價值

圖片
  2023.08.22   資源回收 VS. 剩餘價值       Biung Tin 鄭長老   最近有兩位 「 師 」 級人物 , 非常謙虛 , 自嘲自己是 「資源回收」或「剩餘價值 」 。 一位是位退休幾年的牧師 , 即將接任某協會的理事長 , 這職務的 工作是吃力不討好 , 只是單純要讓曾誤入歧途的人認識、得到耶穌基督的福音機構 。 牧師開玩笑說:上帝「再」用他 , 是有 「 資源回收 」 的價值 , 發揮淋漓盡致 。 另一位是中醫師表示:最近看了三位因確診嗅覺受損 , 現 逐漸康復的患者,竊喜自己還有一點 「 剩愉價值 」 ,繼續努力工作罷 。 因近屆齡 , 考量 是否該放下手邊工作 , 剩餘價值 → 是他近年在思考的課題 。 適值 秋天 , 是帶著枕邊人去海邊看雲之季 , 因 秋天的雲濃妝豔抹總相宜 。 ( 好浪漫喔 ! ☺ ️ ) 這兩位師級人物都是教會和社會的重要支柱,他們皆謙卑默默地做出了許多的貢獻和奉獻。   這樣的場景似乎在探討 生命中 「價值」、「使命」以及「選擇」的問題。「剩餘價值」和「資源回收」都是涉及到生命中「後期」階段的概念,特別是在退休階段。 對於退休人來說,剩餘價值和資源回收的意義在於繼續參與社會、保持活力、尋找新的意義和目標。這些概念強調了人在退休後仍然能夠為自己、他人和社會、教會做出重要貢獻。   聖經看重老年人是按神的形象所造,從人生的起頭到結束 。 而生命的 " 下 " 半場比 " 上 " 半場更重要,生命是一段不斷成長的過程, 肉體 雖然逐漸地 衰弱 , 心靈 卻可以繼續的 更新 ,這是上帝對老人的期待。老化是生理轉化的過程,是出於上帝的命定和賜福,老年人在世有較長久的歷練和寶貴的經驗及穩定的根基,其深厚的內涵成為青壯年人學習的對象。 聖經有寶貴的應許 : 詩篇 92 章 14 節「你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,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」,意即「老當益壯」。 ※    摩西:摩西在米甸牧羊,上帝操練他 40 年之久, 80 歲時為上帝呼召 , 帶領 200 萬以色列民出埃及 , 又在曠野漂流 40 年,其備嘗艱辛難以言喻 , 雖無法進入迦南美地,卻完成上帝所託付的使命與任務。 ※    但以理 : 80 歲仍是宰相人才,且每日三次向神禱告得著智慧。 ※    迦勒:壯年時是 12 探子

2023.08.12 恩典的記號VS.恩典的時刻

圖片
  2023.08.12  恩典的記號 VS. 恩典的時刻   Biung Tin 鄭長老   在某個晴朗的日子,我與友人夫婦閒話家常 ﹐ 對話中觸動了我的心靈 ﹐ 友人的太太輕聲說著,這一切皆是「上帝的記號」。 這話引起我聯想起 2023.8.6 的主日,那天,蕭丞宇牧師傳遞著一個感人至深的主題:恩典的記號。我不禁感受到一陣共鳴,彷彿兩者不謀而合。 蕭牧師以聖經中創世記 32 : 22-31 的故事為例,講述了雅各與上帝搏鬥的經歷,成為了恩典的象徵。在這故事中,雅各在雅博渡口與一位神秘的使者進行了一場持久的鬥爭。整夜以來,雅各不放棄,堅持與使者角力。即便他的大腿脫臼,身軀跛著行走,他卻毫不氣餒,因為他的內心充滿對神恩典的渴望。直至黎明前,使者與雅各達成協議,祝福了他。 故事傳達了在人生中與神之間的鬥爭,就像面對重重困難、難以接受的 " 現實 " ,正如雅各的大腿脫臼,行走艱辛。儘管如此,他仍持續追求神的祝福。雅各的毅力和虔誠被視為獲得神祝福的關鍵,這場搏鬥也成為他日後被賦予「以色列」的原因,象徵著與神同行,為神而戰。 這段故事也告訴我們,當我們面臨極大的痛苦和挫折時,依然保持堅定的信仰,追求神的恩典,神會看顧我們,並將這些痛苦和挫折轉化為恩典的記號,注入我們的生命中,帶來神的祝福。   友人的太太曾經是北部大醫院的護理長 。 然而六年前,她突然中風 ﹐ 那天,不僅是他們的結婚週年紀念,也是母親節和護理師節,充滿喜慶的日子卻因此被意外打擊。面對如此重大的挑戰,她的心境卻如陽光一般明朗,沒有怨 言 和哀嘆。 我告訴她,台東有中醫 ( 針灸 ) 及西醫 ( 復健和 Pilates ) ,交通方便 ﹐ 於是他們智慧評估選擇來台東就醫 ﹐ 已經六年時光。現在,每次見到她,她依然笑容滿面,積極參與各種活動,如教會詩班、禱告會、油畫班 ﹐ 每日靈修和走路運動。她認為生活中的身體痛苦、行動不便,只要持續追求神的祝福,這些都是 「 恩典的記號 」 。積極、樂觀的心態與神同行,使得每一天都成為 「 恩典的時刻 」 ,這就是祝福。     我們的日常經歷充滿著神的恩典: ﹡ 每一個清晨的來臨都是新的生命,新的開始 , 值得感激。 ﹡ 為孩子準備早餐、上學,是感恩的時刻。 ﹡ 擁有健康的身體,是來自神的大恩。 ﹡ 家人和朋友是我們生命中寶貴的禮

2023.08.04 焚風後的雨水 分享

圖片
  2023.08.04  焚風後的雨水       Biung Tin 鄭長老 昨天 ( 2023.08.03 ) ﹐ 台東人感受到一大清早打開窗戶 ﹐ 一陣強烈的 「 焚風 」 拂面而來 ﹐ 趕緊再關閉窗戶 。 因受西南氣流影響 ﹐ 整天颳著熱風 ﹐讓人們不敢踏出家門 躲在冷氣房裡 。 有位醫師說:在這種氣候下 ﹐ 一定要多喝水免得影響身體 。   感謝上帝的慈愛 ﹐ 今天 ( 2023.08.05 )早上 天空有點灰暗 ﹐ 下著細雨 ﹐大自然和 樹木、花草呈現歡欣鼓舞的迎接 。 有朋友說:「喝過的酒 ﹐ 已成春水 ﹐ 濕潤大地 」 ﹐確實 今天的細雨 添補昨天的乾渴 。   今早去做 Pilates ( 皮拉提斯 ) ﹐復健醫師看我的動作有點上氣接不下氣﹐要我運用核心慢慢 " 呼、吸 " ﹐我跟她說﹐我在游泳時 ﹐ 必須快速換氣才能維持速度。她說﹐我正在練習的動作要像我在唱歌一樣﹐吸氣後、慢慢呼出﹐才能維持歌曲的節奏。我茅塞頓開﹐豁然了悟。她真是一位「有智慧的教練」﹐ 她知道我喜歡唱詩歌 ﹐一席提醒話﹐讓遲鈍學生的我﹐知道技巧。   今天的心情彷彿如「春水般滋潤大地」,充滿喜悅和希望。有上帝的慈愛和這位智慧的教練,今日的一切都是如此美好!   很好聽的一首詩歌與大家分享 :  耶穌,世人仰望的喜悅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o5zr9FMCc4

2023.08.02 聽黃銀山牧師分享「如何建造教會」後的感想

圖片
  2023.08.02 聽黃銀山牧師分享「如何建造教會」後的感想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Biung Tin 鄭長老 馬太福音 9 : 35-38 9:35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會堂裡教訓人,宣講天國的福音,又醫治各樣的病症。 9:36 他看見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;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 9:37 於是對門徒說:「要收的莊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 9:38 所以,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」   2023.07.30 下午到豐谷教堂聽黃銀山牧師分享「如何建造教會」 ﹐ 頗深 受感動 。   黃牧師是高雄二里路浸信教會牧師 (2020.11.08 建立浸信會)﹐年輕 (37 歲)卻選擇 " 這不是一條易路"開拓教會事工 。 他學習耶穌基督﹐看見困苦的人 (9:36 )毅然決然像門徒跟隨耶穌學習﹐到城鄉宣講天國的福音 (9:36 )。   以現實眼光來看﹐ " 沒賺湯也沒賺粒 ( 台) " ﹐卻有年輕的傻人﹐願意屈膝屈就選擇這不是一條易路﹐要與耶穌同行。 更敬佩他的牧師娘甘心配合﹐付出青春﹐跟隨牧師傳福音。   回想我年幼時 ( 約 65 年前)﹐我父母親到窮鄉僻壤的鄉下 ﹐ 毫無「耶穌信息」的地方傳福音﹐力困筋乏﹐不辭辛勞﹐無所不至 。 他們的栽種﹐澆灌﹐惟有神叫這些小孩成長 ﹐ 後來有許多主日學學生成為社會階層、教會界棟樑。   黃牧師說:上帝用不可愛的人為祂做工﹐而教會要學習耶穌 (9:37-38 )「訓練、教育」信徒﹐耶穌親自「教導」門徒如何傳福音後﹐才派遣他們出去傳福音。黃牧師在三年內已經訓練兩位同工願意與他服事福音事工。   我曾經參加某教會的查經禱告會 ﹐ 牧師說 : 教會不是只要增加人數的「量」就好 ﹐ 而是要增加信徒靈性的「質」。信徒靈性的「質」好 ﹐ 人數自然增加﹐然要如何「增加」信徒靈性的質,必須是教會的牧師帶頭 ( 因為牧師是傳道長老)引領 「 教導 」 。 有位醫師友人也頗有同感﹐他認為沒有靈性的成長,教會只辦活動﹐只不過是一個社團罷了。   然而建立教會每階段﹐都在考驗牧者的智慧與勇氣﹐黃牧師仍採取傳統方式家家戶戶分發福音傳單 ﹐ 了解社區的需要性 ﹐ 更學習與人之間的溝通 ﹐ 如耶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