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3的文章

2023.09.25 平信徒新眼光讀經分享 主題:信心、行為相輔並行

圖片
  2023.09.25 平信徒新眼光讀經分享 主題 : 信心、行為相輔並行 Biung Tin 鄭長老 參考經文:《 雅各書 2 章 14 ~ 26 節 》 http://www.pct.org.tw/dailyneweyes.aspx?strDID=20230925 信心、行為可說是雅各書的核心價值 。 今天章節整體意義強調 信仰 和 行為 之間密切關係,真正的信仰應該通過實際行動來體現。 這一段經文開始提出一個問題,即如果有人聲稱擁有信仰,但卻沒有 具體 的行動來證明這個信仰,那麼這個信仰對他們有什麼好處呢?它就是虛偽的。單純的口頭祝福「願你平安,穿暖吃飽」並不足夠,應該以實際的方式幫助他們。   最近朋友分享劉三 ( 劉曉亭牧師 ) 的講道: 你的信仰讓你變成什麼樣的人? 他說一則故事 :上帝對老虎說,世上的人你都可以吃,唯獨牧師是我的僕人,你不可以吃他們。結果,老虎還是吃了很多牧師,上帝質問老虎:我交代你不可以吃牧師,你為什麼還是吃了很多牧師? 老虎很委屈的說:他們身上都沒有牧師的味道,吃到只剩下嘴巴時,才知道他是牧師,已經來不及了啊! 牧師沒有牧師的味道,基督徒是否也沒有基督徒的味道呢?確實是值得我們深思與反省。 今天經文和故事都強調了信仰和行為之間的平衡,並提醒我們信仰應該通過愛心、善行和幫助他人的 實際行動 來體現,而不僅僅是一種口號或信仰的宣稱。這是一個重要的提醒,使我們不僅對信仰有認知,而且積極將其付諸實踐,以在我們的生活中彰顯基督徒的身份。 雅 :2:24  所以,人得以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是藉著行為,不僅僅是藉著信心。 雅 :2:26  所以,正如身體沒有氣息是死的,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。 唐崇榮牧師:「信心沒有行為是死的」怎麼解釋呢 ❓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y0ZhFtwUGI

2023.09.22 平信徒新眼光讀經分享 主題:「上帝不試誘人」心得

圖片
  2023.09.22  平信徒新眼光讀經分享 主題:「上帝不試誘人」心得 Biung Tin 鄭長老 參考經文:《 雅各書 1 章 12 ~ 18 節》 http://www.pct.org.tw/dailyneweyes.aspx?strDID=20230922   今天聖經章節「雅 1:12 遭受試煉而忍耐到底的人有福了;因為通過考驗之後,他將領受上帝向愛他的人所應許那生命的冠冕。」 。 被人「陷害」通常更接近於一種「試煉」,這意味著經歷這種困難可以測試一個人的道德、情感或精神素質,並促使他們變得更堅強。 試煉 是一種困難或挑戰,旨在考驗一個人的品德、道德、忍耐力或精神力量。 ( 但在當下是 何等難也 ! ) 這些困難通常不是由個人自己選擇的,而是由外部因素引發的,但是卻讓一個人在逆境中成長和學習。 例如:一個人在工作場所被不公平對待,被人陷害,可能被誣告或遭受不公正待遇。這個困難的經歷可以試煉這個人的忍耐力和堅韌性,也可能考驗他們的道德原則,看看他們是否能夠堅守真理,並處理這種不公平的情況,最終可能幫助他們變得更堅強和成熟。   我曾擔任某基督教財團法人團體的職務 ﹐ 目睹有位員工 ﹐ 因內部的職權競爭、打擊 ﹐ 被降低職位 ﹐ 其內心憤怒與愧疚 ﹐ 焦慮與不安 ﹐ 錯綜複雜的心難以言喻 。 儘管面臨逆境,他希望和決心以更積極的態度面對 ﹐ 努力證明自己的清白。 在職場上 ﹐ 被冤枉是一種極具挑戰性的經歷,內心感受會很複雜,但通過支持、努力和積極的心態,總有機會克服這些困難,並重新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。 在教會機構 也反映了一些挑戰,包括職權鬥爭。 雅各書的目的是「教導門徒在試煉中的喜樂﹐基督徒如何在信仰中成長,在實際生活中活出他們的信仰。」 。 願上帝的話臨到我們 ﹐ 讓我們有盼望與信心 ﹐ 面對現在與將來的安慰 。 雅 :1:12 「遭受試煉而忍耐到底的人有福了;因為通過考驗之後,他將領受上帝向愛他的人所應許那生命的冠冕。」 。 A-men 詩歌分享:伸冤在主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5_gIvsFswQs

2023.09.21 平信徒新眼光讀經分享 主題:「憑信心求智慧」心得

圖片
  2023.09.21 平信徒新眼光讀經分享 主題: 「 憑信心求智慧 」心得 Biung Tin 鄭長老    在新約保羅所寫的書信約占近半數 ﹐ 保羅對信仰的主張是,人因為 「 信 」 而與上帝 「 有合宜 」 關係 。 雅各書很 強調 以 具體行動 實踐信仰。信仰不應該停留在言語上說說而已,更需要落實於具體的行動中。 我的認知是,基督徒確「 信 」耶穌基督是生命的救主,透過祂死在十字架上的救贖恩典,我們 已經 與上帝有 和好 的關係,因此我們要將這樣的「信仰」 實踐 在「生活」中 (信心與行為的 見證 ) 。 雅各書的作者提醒,雅各書 1:5 「如果我們當中有 缺少 智慧的,應該向上帝祈求,祂會 賜 智慧給你們,因為祂樂意豐豐富富地賜給每一個人。」 雅各書寫作的時空背景,是信徒當時正處於苦難與試煉中。作者勸勉信徒,要尋求智慧來面對困境。環境無論順、逆,面對人生各樣際遇,我們都需要屬天的智慧來面對問題。   大凡人類 皆有 知識 ﹐ 但 未必有 智慧 。 僅將個人淺薄知識 ﹐ 加以區別智慧與知識 ﹐ 及其影響提供意見參考: 找尋 Google 資料: 「智慧」和「知識」是兩個相關但不同的概念、定義和特徵: 一、知識: 1.   是事實、信息、數據或經驗的積累和理解。 2.   知識可以通過學習、研究、閱讀和經歷來獲得,它通常是客觀的,可以被傳授和學習。 3.   是社會進步的基礎,它推動了科學、技術、教育和文化的發展。 二、智慧: 1.   是對知識的理解、應用和評估的能力 ﹐ 到思考、分析、解決問題、做出決策。 2.   智慧是一種心智能力,它通常需要反思和經驗的積累。 三、影響個體 ( 人 ) : A.   知識 → 為個體 ( 人) 提供了基本的信息和基礎,它們可以用來解決簡單的問題和執行基本的任務。 B.   智慧 → 可以幫助個體 ( 人)做出更明智的選擇,並更有效地應對各種挑戰。 四、影響社會: A. 知識 是社會進步的基礎,它推動了科學、技術、教育和文化的發展。 B. 智慧是在決策制定和領導時 ﹐ 有助於領導者更可能做出明智和長遠的 決策 與 判斷 ,而助於社會 ( 團體 ) 的穩定和發展。 知識 → 是智慧的基礎, 智慧 → 是知識的更深入的應用。 兩者都在個體 ( 人)和社會 ( 團體)中發揮著重要作用,共同推動著進步和發展。   人

2023.09.19 孫寶玲教授講述「聖靈帶領的宣教行程」心得分享

圖片
  2023.09.19 孫寶玲教授講述「聖靈帶領的宣教行程」心得分享 Biung Tin 鄭長老   上星期六 (2023.09.16 )在更生教會舉辦門徒神學訓練。因現代科技的發達﹐使得學習和知識的傳遞得以突破時空的限制。 由於孫教授因家庭事務無法前來台東授課,透過遠距教學教導,在短短三小時﹐將保羅三次對外宣教的艱辛過程作重點解說﹐教學成效十分不錯。這得歸功於東部中會教育部精心策劃和用心安排,讓即便在偏遠地區,我們仍能聆聽神學教授的教導,受益匪淺。   平信徒的 我 , 僅將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和觀點﹐整理與大家分享。   一、保羅並非第一位宣揚基督教的人,也不是基督教的創始者,但他每次宣揚福音總是前往會堂,即猶太人的聚會場所。他主要傳講有關耶穌的死亡和復活,這成就了上帝的救贖計劃。然而,猶太人拒絕接受這個信息,堅持遵守摩西的律法,包括割禮,卻有外邦人接受了保羅的信息。 二、為了傳播福音,保羅歷經三次艱辛的宣教旅程,他順服聖靈的啟示與引導,不辭辛勞。      第一次宣教之旅(使徒行傳 13-14 ): 1. 保羅和巴拿巴離開敘利亞的安提阿教會。 2. 他們先在猶太會堂講道,但當猶太人拒絕信仰基督時,他們轉向外邦人。   第二次宣教之旅(使徒行傳 15:36-18:22 ): 1. 保羅再次去安提阿,在那裡建立教會,但因理念不同 ﹐ 後來與巴拿巴分道揚鑣。 2. 這提醒我們,面對當今不同的教派和信仰觀點,我們應以順服、相互尊重、以及努力尋求真理的態度去應對挑戰。   第三次宣教之旅(使徒行傳 18:23-20:38 ): 1. 保羅再次宣揚福音,這次到達亞細亞。 2. 使徒行傳 20:7-12 記錄了保羅在特羅亞的特別講道。 3. 在第三次宣教之旅後期,保羅知道他可能面臨牢獄和死亡。 4. 保羅對以弗所教會的臨別之詞 ﹐ 顯示他對基督的堅定忠誠 : 「你們知道,自從我到亞細亞的日子以來,在你們中間始終為人如何,服侍主,凡事謙卑,眼中流淚,又因猶太人的謀害,經歷試練。你們也知道,凡與你們有益的,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。或在眾人面前,或在個人家裡,我都教導你們。又對猶太人和希臘人證明當向神悔改,信靠我主耶穌基督。 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 ,心甚迫切,不知道在那裡要遇見什麼事。但知道 聖靈 在各城裡向我指證, 說

2023.09.14 平信徒談 「從⼼合⼀、同心合意」 Biung Tin 鄭長老

圖片
2023.09.14    平信徒談  「 從 ⼼ 合 ⼀ 、同心合意 」    Biung Tin 鄭長老   生活在當今社會,面臨著一個極為重要且值得深思的問題,就是如何使一個「團隊、教會、公司或組織」能夠實現「從心合一、同心合意」的共同目標。這絕非輕而易舉之事,不僅僅是言辭上的共識,更需要內心的共鳴與不懈努力。   昨天 ( 2023.09.13 )參加某教會線上讀經禱告會 ﹐ 牧師以「腓立比書 1 章 27 節 ~ 2 章 18 節」的經文來啟發我們 。 介紹信中 保羅 呼籲我們要如同光明的子女一樣行事為人,體現基督的福音。保羅特別強調「同一位聖靈和一個靈魂」的重要性,這正是我們共同奮鬥的目標 。 牧師強調我們猶如一支運動隊伍中的球員,而保羅則是總教練 ﹐ 為了團隊的榮譽,保羅要求我們不能只關注自己的表現,我們應該隨時支援隊友,這樣才能在比賽中戰勝對手,贏得總冠軍。保羅以耶穌基督為我們的榜樣 ( 我們的目標),我們應該學習效法耶穌基督的行為和品格。 保羅以 柔和 而 鼓舞 人心的方式告訴腓立比的信徒,不僅僅要在個人層面全心全意地履行我們的信仰職責,更重要的是「整個教會」應該擁有「意志相同、愛心相同,有一致的心思、一致的想法」。   這種合一不僅適用於教會內部的行為,還包括我們在社區、工作場所以及家庭生活中的種種行為。因為對於初代教會的信徒來說,「家」既是工作場所和社交場所,也是家庭的私人空間,更是教會聚會的地方。   總結而言,無論是在作為基督門徒「要順服 ﹐ 以愛相處合一 ﹐ 放下個人私心 ﹐ 並以謙卑的態度對待他人」 ﹐ 這些都是基督徒應該堅守的價值觀。我們應該以戰兢的心態來履行自己在信仰中的使命。   在一個教會組織中, 領導者 ( 牧者 = 教練)的角色就如同 「桶箍」一樣,緊緊圍繞著整個團隊,確保它們緊密結合,同心合意,共同追求最高的目標 ( 耶穌基督)。    當今教會牧者的角色相當辛苦 ﹐ 牧者要去「關心、照顧、保護、教導、引導、輔導,醫治、教會的信徒,使信徒可以健康 ( 靈性)成長」。除了每週固定的「主日講道、查經禱告會、小組 ( 信徒)培訓、探訪會友、各團契運作關心與輔導、幫助會友緊急事件處理、參與各種會議等」職責外,還要照顧自己的家庭和子女。確實,這個「職務」既是一種 使命 ,也是一種 呼召 ,但也是人的 工作 (

2023.09.13 海葵颱風大地裝置藝術

圖片
  2023.09.13 海葵颱風大地裝置藝術   Biung Tin 鄭長老   在海葵颱風的肆虐過後,大地仿彿遭受了一場傷筋動骨的洗禮。連續幾天的雷陣雨,我在昨天早晨前往森林公園運動,看到的場景 , 只能以遍體鱗傷、滿目瘡痍來形容這場天災留下的景象。   我看到許多工作人員辛苦地整理著斷裂的樹幹和殘枝,或許需要四、五年的時間,才能使這片自然之美重新恢復。沿著小徑,我看到一株株壯闊的大樹被風力折斷,有些甚至連根拔起,樹葉被風吹得一片光禿,樹枝四處散落。 然而,在這片破碎的景象中,我也發現了一支路燈被風吹倒,我拿出相片給家人看,而我兒子卻幽默地認為這是一件裝置藝術作品(他真的有一雙敏銳的眼睛,哈!)。大自然的力量實在是難以想像的。   當我走到森林公園的出口處時,我看到了一株鮮黃的花朵樹,它帶來了一種明亮、愉快和充滿希望的感覺,讓人心情為之一振,精神煥發。 這場風暴如此猛烈,但大部分樹木的根基依然堅固。這讓我想起,當我們深深紮根於上帝的話語中,就像這些樹木一樣,經過風雨的洗禮和修剪,我們將變得更美、更茂密,更不容易被動搖。   我期待著森林公園能夠儘快恢復原貌,並且要感謝所有辛苦工作的人們! 台東,甘巴地,加油! 願這片大地早日重獲生機,展現出自然的美麗。   詩歌分享:神未曾應許天色常藍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6KfiQqDhvDE

2023.09.12「教練」 →「職場教練課/專業術語變得更易理解」

圖片
  2023.09.12 「 教練 」 → 「職場教練課/專業術語變得更易理解」 Biung Tin 鄭長老     2023.05.16 經濟日報發表了楊田林(企業人文講師)的文章 ﹐ 他分享自己的經歷:   2002 年他在新疆旅行時遭遇車禍,導致右腳小腿脛骨受傷,在當地醫院進行初步處理。回到台灣後,醫生告訴他,傷口已發展成蜂窩性組織炎,需要緊急住院接受「皮瓣手術」,否則可能需要截肢。 他詢問醫生甚麼是「皮瓣手術」 ? 醫生以專業術語解釋,他難以理解。一小時後,一位護理師前來量血壓,他再次詢問關於「皮瓣手術」的問題。護理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釋說,傷口已變成潰爛,需要進行清瘡手術,然後將其他部位的肉填入傷口,促使其再生,形容這過程為「挖東牆補西牆」。 「皮瓣手術」是一個專業術語,對於一般人難以理解。儘管醫生具備高度的專業知識,若以「專業解釋專業」的方式溝通,外行人難以理解。相比之下,護理師以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專業術語,使患者能夠理解。   這篇文章讓我回想起去年 2022 年聖誕節,一位教會長老送給我的一本書 「 教練 」 ,該書由三位谷歌資深總裁與執行長共同編寫,內容採用了美國非常知名的「傳奇教練」比爾‧坎貝爾( William Campbell )的領導方法。 比爾的管理黃金法則是:「相信每個人都具備天賦和潛能,無論他們的地位,都應受到尊重。不要代替他們做決策,不要告訴他們什麼對什麼錯,而應引導他們發揮潛能,自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。」這種方法鼓勵學生培養「 獨立思考 和 判斷能力 」。   因此,我在 Google 上尋找了「教練、顧問、管理者、導師」的區別:  A. 教練( Coach ):協助客戶自我覺察,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或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。   B. 顧問( Consultant ):提供解決方案建議,縮短客戶試錯的過程,告訴他們最佳解決方案。   C. 管理者( Manager ):協助客戶有效執行工作,處理有時效性的任務。   D. 導師或教師( Mentor or Teacher ):通常建立在一段時間的師徒制關係中,提供指導和教育,通常在有限的環境中(例如課堂或在線)指導。   我想起有一次在某診所接受 Pilates ( 皮拉提斯 )的 復健治療 的 訓練 。 指導者是一位擁有國際  Pilates  認證的 「 復健科醫師 」

2023.09.09 北市大直民宅陷落案例﹐激起我回憶與感想

圖片
  2023.09.09 北市大直民宅陷落案例 ﹐ 激起我回憶與感想 Biung Tin 鄭長老 相片來源 : 維基百科   最近看到北市大直民宅陷落的震驚消息 ﹐ 讓我回想台北馬偕第三期平安樓興建時 ( 約 民國 85 年 ) 的危險與緊張 。 記得當時開挖地下將近 30 米深 ( 地下五樓 ) ﹐ 面臨右側民生西路及民生里六巷民宅 ﹐ 左鄰第二期行政大樓及嘉新大樓 ﹐ 後面緊接馬偕一二期病房 。 記得當時工地開挖 ﹐ 施作連續壁時 ﹐ 地下水湧出 ﹐ 營造商、建築師團隊及業主代表新建工程室同仁全程守護、觀察、監督工地的變化至三更半夜 。   現在回想 ﹐我常告訴同仁 ﹐ 馬偕是用上帝之名而設立的 ﹐不只是蓋一棟大樓 ﹐ 而是起造一間「教會」 ﹐ 如果將信仰拔除 ﹐ 馬偕存在的意義與目的何在 ? 大家須盡心、盡力、盡責去完成任務與使命 。   醫院建築工程如萬縷千絲、縱橫交貫的系統工程 ﹐ 當時有專業又盡責、盡心的建築師事務所團隊 ﹐ 及信譽良好 ﹐ 技術菁英的營造團隊 ﹐ 加上業主代表的工程專業團隊 ﹐ 使得在艱難險阻、履險如夷的工程進行當中 ﹐ 能如期完成 ﹐ 實在是上帝的恩典與保護 。   年紀愈大愈感恩與懷念過去的辛勞 ﹐ 將永遠成為美好的記憶與回憶 。 感謝這些曾參與的 「 戰友 」 ﹐ 上帝祝福你們 ﹐ 也緬懷在天上的張建築師 。 詩歌分享 :盡心盡力來敬拜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VVZ0m6YEZU

2023.09.08 牧者與信徒"共"同心合意

圖片
  2023.09.08     牧者與信徒 " 共 " 同心 合意   Biung Tin 鄭長老   自 covid 19 後 ﹐ 因科技發達 ﹐ 遠距通訊與視訊興起 ﹐ 甚至直播全世界 ﹐ 所以有機會看到全世界所有教會直播信息 ﹐ 也參加認識的教會的查經禱告會 ﹐ 或主日崇拜等節目 。   最近參加某教會的查經禱告會 ﹐ 該教會 牧師詮釋「腓立比書 1 : 1-26 節」的背景、意義及生活應用 。 腓立比教會是保羅建立第一所教會 ﹐ 保羅表達對腓立比 教會 信徒們的愛、感謝和歡喜 。 腓立比教會不單為保羅坐牢奉獻財務,且派 「 以巴弗提」來探視他。他感謝上帝 ﹐ 信徒們從設立教會 開始 , 就 持續不斷地"同心合 意"傳揚基督的福音 。而且,保羅感覺信徒們陪伴他面對 監牢和法庭訴訟的支 持,成為他享受上帝恩惠的"同行者 "。保羅相信,聖靈在信徒們 中工作,推動他們全體一起繼續傳福音、作見證,直到基督再 來的那日。 保羅在監獄中仍能快樂與信徒分享 ﹐ 而且信徒願意與他同甘共苦的積極傳講福音 。   保羅 坐牢 ﹐ 信徒 們非常緊張,擔憂他在獄中的飲食,也深怕他不知何時被判死刑。保羅告訴他們不需擔心 ,更要喜樂,因為他坐牢雖是個苦難,但上帝卻使福音更加「興旺」,保羅說牢獄不只是災 難,也是見證基督的機會,讓皇帝軍隊和羅馬 城內的 ⼈ 聽見耶穌基督的福音 。   牧師舉例:高俊明牧師因施明德案件於 1980 年 4 月被捕入獄 ﹐ 隔天 ﹐ 當時總會議長張清庚牧師即宣布全體教會為他守望禱告 ﹐ 並留任總幹事職位,且派「代理總幹事代行其職,直至獲釋歸來」,這是對不義統治的輕蔑,和對信仰的堅持。此後總會開會時,都在講壇上置放一張「空」的總幹事座椅 ﹐ 提醒:獄中猶有未歸人。 此段故事讓我很感動 ﹐ 猶如今天聖經章節描述保羅和腓立比教會信徒感情一樣 ﹐ 牧者與信徒相依不離 ﹐ 相互扶持 。     我個人認為此段經文提供一些學習和啟示: 1. 信徒們「願意」和保羅一起繼續傳福音和作見證,是因為他們認為保羅的監獄困境有助於福音的傳播,並且他們對保羅的「信仰和使命」感到 「 共鳴 」 ( 信徒與牧者同心合意 ) ,願意在信仰中支持他。 2. 牧者在教會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,包括聖經教導 ( 含 教育 ) 、屬靈領導、祭司職責、關懷和救

2023.09.06 從放颱風假→談價格與價值

圖片
  2023.09.06  從放颱風假 → 談價格與價值     Biung Tin 鄭長老   放 「 颱風假」與「價值、價格」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 。 然此次「海葵」颱風打破 4 年來颱風遇到台灣變成 「 彎颱 」 來襲的紀錄 , 造成政府官員們的慌張 。 有 「 擔當 」 的首長雖未達放假標準 , 卻考量人民的方便性、安全性而宣布放假 。 有些首長堅持按照 S.O.P. 規定執行不放假 。 其實放不放假都有正面與負面的評語與效果 。 我認為牽涉個人的價值觀的問題 , 僅就經濟學、商業活動、日常生活、聖經四個層面來分享 。     在經濟學層面,放颱風假可能對經濟產生企業的生產活動會受到中斷,工廠可能被迫停工,農田可能受到損壞,交通可能中斷。這些因素都會導致經濟損失,並且需要時間才能恢復正常運作。 然而,同時颱風過後的重建和修復工程 , 可能會創造就業機會和經濟刺激,有助於恢復經濟。   在商業活動層面,供應鏈是一個重要問題 , 颱風可能中斷供應鏈,導致產品供應和交付的延誤或不確定性 , 某些產品的價格上升,因為供應有限或不足。同時,人們在颱風假期間的需求可能會囤積物資,導致需求增加,或者某些產品的需求可能會下降,例如,餐廳和娛樂場所可能會受到影響。   在日常生活層面,放颱風假可以確保人們的安全,減少風險。然而學校關閉可能讓父母面臨托兒困難,工作可能被迫停止,交通可能變得困難。   從聖經信仰的角度來看,聖經強調生命的尊重和保護。因此,在面對颱風等自然災害時,可以主張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保護人們的生命和安全。包括放颱風假以確保人們不必冒著危險上班或上學。在颱風侵襲之際,人們可能需要的協助和支援,包含食物、庇護、醫療照顧還是其他方面的幫助。   總而言之,放颱風假與否 , 在不同層面上都有褒貶不一的評價和影響。政府官員必須權衡安全、經濟和社會因素,做出最適合當地情況的決策。個人的價值觀和信仰也會影響他們對這些決策的看法。   禱告時光《賜平安的神,必與你同在》與你分享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ykKHXyqfzW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