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.04.16 我心中的耶穌是誰?
2025.04.16 我心中的耶穌是誰? Biung Tin 鄭長老
今天新眼光讀經「路加福音22章47~71節」,描述耶穌被捕與受審的過程。雖是歷史事件,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:「我心中的耶穌是誰?」
猶大用〝親吻〞出賣耶穌,這原是表達愛的動作,卻成了〝背叛〞的工具。耶穌沒有反抗,反而平靜地面對,祂〝順服神的計畫〞,不逃避、不抱怨。當門徒驚慌拔刀自衛時,耶穌反而伸手醫治傷者﹐顯示祂不是軟弱的受害者,而是堅定的和平之君。
彼得三次不認主,是「人性軟弱」的寫照。但當雞叫時,耶穌帶著〝愛〞提醒彼得。彼得因此痛哭悔改,也成為後來教會的磐石。
耶穌在受審時〝沉默〞以對,〝卻〞不退縮。祂承認自己是「人子」,即將坐在神的右邊,這不是自我炫耀,而是對真理的忠誠與對使命的順服。這樣的耶穌,是我們心中的主﹐既溫柔又剛強。當我們軟弱、退縮,否認祂時,祂仍在我們生命中牽我手、引導我、赦免我、醫治我。
台灣近來的政治紛擾與社會分裂,讓人感到疲憊與焦慮。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被〝呼召〞成為「和平的使者」,在黑暗中〝發光〞,成為「公義與真理」的見證人。耶穌受審時選擇沉默,不是懦弱,而是堅守真理、不與人爭辯,提醒我們要以禱告代替論斷、用和平的語言建立橋樑。
當社會價值混亂、輿論如浪翻騰,我們更要堅守清潔的良心﹐願意誠實不取巧,不煽風點火,用實際的「行動」活出主的樣式。
主說:「你們是世上的光,不放在斗底下,是放在燈臺上﹐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,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,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。」(太 5:14–16)
願我們不做〝沉默〞的燈,而是放在〝燈臺上〞照亮這社會的明燈,讓人看見我們活出耶穌的樣式--〝好行為〞,將榮耀歸給天上的父。
詩歌分享:主在叫咱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