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.11.23 平信徒3D系統方法讀聖經

2022.11.23 平信徒 3D 系統方法讀聖經 Biung Tin 鄭長老 看一本新書大都 會先看 「 目錄 」 到底寫甚麼 ? 目錄是全書內容的整體框架,了解該本書及各個章節之間的邏輯關係,有助於讀者學習該書整體的思路和脈絡,對該書的內容有一個整體性的把握。然而翻開聖經目錄 , 卻不能看出所以然 , 因為聖經只有一本 , 卻是由 66 卷書的合集 , 各卷書是 獨立 的 。 有一天心血來潮用「 鳥瞰原理 」綜觀全局 , 製作 「 聖經綜覽地圖 」 ,讓我 「 驚訝 」 地有如 「 發現 」 新大陸的 「 驚喜 」 , 聖經雖經過將近 1600 年多年的時間,由四十多位在不同時代、不同階級、不同地點、不同背景的人寫作,卻能串連講述「同一」議題: 「 上帝的救贖 ( 舊約:道與神同在;與民立約); 耶穌的救恩 (新約:道成肉身;死而復活)」 ,真不可思議。我想如果沒有聖靈的「 引導 」與「 啟示 」,豈能從「創世紀」到「啟示錄」一氣呵成的「連接、貫串」起來 。 原來聖經 66 卷書是有「 系統架構 」且「 邏輯思維 」的 「 整體結構性、關係性 」,是「 相互依存 」又「 連貫 」的。 ( 如圖一 ) 圖一 「 聖經綜覽地圖 」 經過十年的修改 , 完成 「 見樹又見林 」 的 「 聖經地圖 」 。 因歷史久遠,需要了解其特性 , 因此 , 依屬性 劃分四區塊 : 1. 舊約 : 從以色列的 起源 ( 摩西五經 ) → 以色列的 建立 ( 歷史 書 ) →以色列的 生活 ( 智慧書 ) → 以色列的 結局 ( 先知書 ) 。 2. 新約 : 從福音的 起源 ( 四福音書 ) →教會的 建立 ( 使徒行傳 ) →教會的 生活 ( 使徒書信 ) →教會的 結局 ( 啟示錄 ) 。 然而人類的生活過程也是如此 : ( 圖二 ) 3. 人類出生 ( 起源 ) →成長、求學 ( 建立 )→ 結婚、工作 ( 生活 ) →退休 ( 結局 ) 圖二 由此觀之 ,「 聖經」的記載與「人」的生活是息息相關 , 密不可分 。 如果不清楚每卷書作者寫作「背景」與「目的」 , 要閱讀聖經實在很困難 , 尤...